76岁大伯小便不畅忍了10年活生生拖成前列腺癌杭州网
白驳风 http://pf.39.net/bdfyy/bdfhl/150414/4608187.html
都市快报讯过去十年,76岁的马大伯(化名)为自己时好时坏的医院奔波着,一边是尿频尿不畅的“隐痛”,一边又讳疾忌医,不想做太多检查。
前列腺的小小不舒服,马大伯忍了又忍,一拖就拖了十年。
前列腺指标超标6倍七旬大伯打消多年顾虑
半个月前的一次例行体检,把马大伯从表面的风平浪静拉回了现实——体检结果显示,马大伯的血清PSA(前列腺特异抗原)指标超过了正常值的将近6倍。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马大伯这才着急了,医院看。接诊医生高度怀疑马大伯患上了前列腺癌,按照这种情况,应该马上进行穿刺确诊,进而确定治疗方案。但马大伯偏偏还出现白细胞异常升高症状,被医生怀疑患上“慢性白血病”,被医生告知可能不适合手术。
吃了闭门羹的马大伯这下愁坏了,难道只能任由前列腺继续折磨自己?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马大伯来到医院泌尿外科。接诊的是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陈超,他根据多年经验,判断马大伯患上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很高。
结合马大伯异常的血液指标,陈超医生做了仔细评估——白细胞升高不至于影响马大伯的手术效果,也不会造成手术风险显著增高,马大伯可以正常治疗前列腺疾病。
穿刺结果证实了陈医生的猜测。而且诊断结果显示马大伯的前列腺肿瘤已经很大,这个肿瘤很有可能已经在马大伯体内存在多时。
终于可以治疗了,可马大伯又打起了退堂鼓,这么大年纪还要挨一刀,到底吃不吃得消?
看出马大伯的顾虑,陈医生给马大伯做了三种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陈医生把每种方案的利弊都进行了仔细分析,还留下联系方式,电话回答马大伯的问题。
一来二去,马大伯越来越信任陈医生,一咬牙下了决定——就按照陈医生的治疗方案来,开刀!
螺蛳壳里做道场
精细手术拆除定时炸弹
一系列术前检查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马大伯的手术比想象中还要棘手。由于马大伯体型较胖,前列腺体积异常增大,加上生长的肿瘤,整个前列腺与直肠和前列腺周围的肌肉都发生了粘连,本身不大的盆腔,已经大部分被病变的前列腺占据,留给医生的手术操作空间很小,好比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手术难度很大。
手术当天,陈医生和团队认真做好了术前准备。手术开始了,首先,陈医生要把马大伯的前列腺从周围组织一点一点分离出来,这个过程最为复杂和耗时。要保证不要伤到膀胱、直肠以及周围的组织,必须要仔细再仔细。“一般的前列腺手术1个小时左右能完成”陈医生说,“马大伯的手术足足做了近四个小时。”经过仔细的分离,前列腺终于被分了出来,并被完整切下。
困扰了马大伯十年的这颗“定时炸弹”终于被拆除了!由于肿瘤已经进入进展期,切除前列腺后,陈医生又对马大伯进行了淋巴清扫,手术一切顺利。
术后马大伯恢复也异常顺利,一周后就康复出院了。接下去,马大伯还要进行一系列的综合治疗,巩固治疗效果。
想到自己10年来的就医经历,马大伯感慨良多,“碰到一个好医生真的是病人的运气,要不是碰到陈医生这样细心耐心,我还下不了决心做手术,一直要提心吊胆地活着。”马大伯说。
前列腺癌早期易被当做前列腺增生
这些人群要及时筛查
“前列腺癌其实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早诊断,早治疗。早期的前列腺癌只要及时发现及时手术,可使绝大多数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得到治愈。”
陈超医生说,像马大伯这样的病人,往往是拖到进展期才得到有效治疗,事实上,马大伯在10年前就发现了PSA升高,已经发出了警报,如果那时候能够得到及时系统地跟踪治疗,就更好了。
前列腺癌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或者出现诸如尿频、排尿困难、尿流变细、排尿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和前列腺增生的症状比较相似,容易误诊,耽误病情。有些病人出现了骨头痛才来治疗,这已经是前列腺癌发生了骨转移,到了癌症晚期。
好在,随着体检PSA筛查和直肠指检的普及,大部分病人在早期就能发现前列腺病变,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陈医生提醒,前列腺喜爱盯上某些特定人群,陈医生特别给出了以下建议:
1.50岁以上的男性建议每年做一次PSA筛查。
2.前列腺癌有遗传性。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生,45岁起就应该每年一次PSA筛查。
3.体检中发现PSA指标异常者,应及时咨询医生。
4.直肠指检发现结节等,要引起重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zcgd.com/zcmbjc/14883.html
- 上一篇文章: ldquo别人前列腺能治好,你为什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