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判断标准:

①关节肿胀疼痛,其周围组织轻度水肿,活动受限;②晨僵不超过1小时;③病程3~6月或一年以内;④血沉<40mm/h;⑤RF阴性或阳性;⑥血清粘蛋白,α1、α2及γ球蛋白正常;⑦X线关节肿胀、间隙增宽及周围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⑧经治疗后关节炎症可迅速消退

早期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①在疾病早期就开始进行RA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充分认识到疾病的特点、转归,以便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②饮食。合理的饮食能帮助RA患者控制病情,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

③关节功能锻炼。锻炼关节肌肉可增强肌肉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关节活动度。

④控制体重、戒烟。因为肥胖和吸烟不仅增加RA的发病率,也会加重RA病情。

⑤休息和运动。休息对于RA患者很重要,一方面是因为休息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另一方面休息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关节负累和摩擦。但是在急性期、发热及内脏受累者,应卧床休息。

RA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周坚持1~2次有氧运动,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还有助于缓解疲劳。

2.药物治疗

①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包括传统NSAIDs和选择性COX-2抑制剂(如昔布类)。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具有抗炎、止痛、减轻关节肿胀的作用。

相对于前者,选择性COX-2抑制剂能明显减少严重胃肠道不良反应[17]。NSAIDs使用中应注意药物种类、剂量和剂型的个体化;避免两种或两种以上NSAIDs同时服用;注意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监测;使用前应进行胃肠道和心血管风险评估,特别是老年患者。应强调NSAIDs虽能减轻RA症状,但不能改变病程和预防关节破坏,需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

②慢作用抗风湿药DMARDs

根据《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的推荐,RA患者一旦确诊,应尽早开始传统合成DMARDs治疗,所以疾病早期就需要应用抗风湿药物。这类药物较NSAIDs发挥作用慢,大约需1~6个月。不具有明显的镇痛和抗炎作用,但可延缓或控制病情进展,常用药物有甲氨蝶呤、艾拉莫德、来氟米特、柳氮磺砒啶、羟氯喹等。

大多数DMARD药物已在临床使用数十年,疗效和副作用都已比较明确,而艾拉莫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DMARD,从机制到临床都具有自身特色。对于新诊断的早期RA患者,艾拉莫德单药疗效非劣于MTX,但安全性更好。

③生物制剂

生物制剂为一种新型的RA治疗药物,具有良好的抗炎和阻止疾病进展的作用。生物制剂主要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umournecrosisfactor,TNF)抑制剂,IL-6受体拮抗剂,CTLA-4融合蛋白等。

TNF-α抑制剂主要包括依那西(etanercept,25mg/支,辉瑞,美国)、英利昔单抗(infliximab,mg/支,西安杨森,美国)及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40ml/支,雅培,美国)等。

IL-6受体拮抗剂主要是指托珠单抗(雅美罗),是一种单克隆抗体,托珠单抗与IL-6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阻断IL-6信号转导,改善CRP、ESR,减少B细胞活化,发挥控制RA活动度的效果。

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融合蛋白:

在T细胞活化的起始阶段中,CD28与CD80/86的结合是重要的辅助共刺激信号,活化后的T细胞可表达CTLA-4竞争性结合CD80/86,促使活化的T细胞失活,恢复免疫平衡。CTLA-4融合蛋白,阿巴西普,由CTLA-4细胞外结构域和修饰后的人IgG1Fc区组成,可结合CD80/86,阻断T细胞活化的共刺激信号,抑制T细胞活化或者促进活化的T细胞失活,继而减少炎症因子产生及B细胞活化,从而抑制自身免疫,发挥治疗效果。阿巴西普即将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RA的治疗。

与传统抗风湿药相比,生物制剂治疗RA的主要特点是起效快、患者总体耐受性好,延缓或抑制骨破坏的效能明显。早期应用可使更多RA患者的临床症状、躯体功能障碍得到缓解,阻止影像学进展。但生物制剂也存在价格高、副作用大等相关问题,需要权衡利弊进行选择。

④小分子靶向药(JAK抑制剂)

JAK是一种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有JAK1、JAK2、JAK3和TYK2四个亚型。JAK抑制剂可通过选择性地抑制JAK与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Janus—activatedkinaseandsignaltransducersandactivatorsoftranscription,JAK-STAT)信号通路,使引起患者免疫紊乱的细胞因子的级联放大作用被阻滞,进而改善RA患者关节受损症状。目前,已有部分JAK抑制剂在中国上市,其疗效及安全性还有待临床检验。

⑤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不能阻止RA进展,且副作用较大。一般不主张长期口服或静脉应用。对重症RA伴有心肺或神经系统受累的患者,可给予短效激素,其剂量依病情严重程度而定。关节腔注射激素有利于减轻关节炎症状,改善关节功能。但1年内注射次数不宜过多,避免产生类固醇晶体性关节炎。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并不是晚期患者的专利,对于关节疼痛、没有明显的结构破坏、药物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的早期患者,可以采取滑膜切除术缓解疼痛、肿胀,延缓软骨破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zcgd.com/zcmbwh/12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