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上出现3个变化,预示胃不好,医生
中医学主张“司外揣内”,有其内必有其外,像癌症这么重大的疾病,早期一定有外在的表象,而舌诊历来就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比如通过舌苔来进行诊断病情,特别是胃部疾病。
舌苔是长在我们舌头表面的苔状物,通过它能看出我们自身胃部的情况,从而知晓身体的健康状况。现代人多多少少胃都有些问题,平常多注意观察自己的舌苔是比较简单直接的辨识方法。
正常舌象可概括为六个字:淡红舌薄白苔,具体地说,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
医生:舌苔出现3种变化,胃病可能已悄悄找上你了,特别是第3种,胃癌可能已上身一、舌苔出现黄厚黏黏状:胃部消化功能差,俗称积食
如果舌头上看到有一层厚厚的黄白色垢物,舌苔黏黏厚厚,不易刮去,口中有一种又酸又臭的秽气味道,同时胃口不好,大便干燥。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平时饮食过量,或进食油腻食物过多,脾胃消化功能差或发生紊乱引起的,老百姓管它叫积食。
二、舌苔变为黑色:极热或极寒所致,多见胃癌病人
极热和极寒都可引起黑色的舌苔,当然,染色舌除外。生活中,如果吃了某些药品或食物,往往也会使舌苔变色,但这些均不属于病苔。黑色舌苔往往与疾病有密切的关系,临床多见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胃癌、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病人的舌象。
三、舌苔剥落无舌苔:胃气不足、全身虚弱
疾病过程中舌苔全部或部分脱落称为剥(落)苔,舌苔全部脱落,以致舌面光洁如镜,称为“光剥舌”,又叫“镜面舌”;若舌苔剥落不全,剥脱处光滑无苔,余处斑斑驳驳地残存舌苔,界限明显,称为“花剥舌”。剥苔表示胃气不足,胃阴枯竭或气血两虚,是全身虚弱的一种表现。
若你的舌苔出现了上述的变化,那么值得重视,需要找找中医调理或者找西医全面检查。而且自己在生活中也需要做好养胃护胃的工作,毕竟胃病“三分之,七分养”。
养胃护胃要做好“1喝”,“2做”一、常喝中医茶疗—丁香猴头菇茶
养胃可以使用一些天然的食材,药食同源的食材最好。医书《千金翼方》中就记载了一个养胃暖胃的方子,很适合日常饮用,所用的食材都比较常见,这个方子就是丁香猴头菇茶。配方:丁香、丁香叶、猴头菇、山药、莲子、山楂、砂仁功效:养胃、暖胃、健胃、消食其中特有的长白山丁香叶,味甘、辛,性大热,入胃肾二经,具有暖胃、养胃、降逆的功效,制作成丁香红茶后,暖胃、养胃效果更佳。并且现代研究证明丁香叶里含有可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活性的丁香油和丁香酚。而猴头菇性平味甘,临床应用表明,猴头菇可治疗消化不良、胃溃疡、胃窦炎、胃痛、胃胀及神经衰弱等疾病。还有山药有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山楂可以开胃、助消化,砂仁具有开胃、止泻的作用。丁香猴头菇茶可以自己做,也可以直接选择茶包。自己做需要把控各成分之间的比例,茶包更加方便冲泡吸收也更好,看个人选择了。二、坚持“七分饱”平常要注意少吃多餐,每餐吃到七分饱就可以了,这样能给胃更多的消化空间,不至于使胃部压力过大,同时不常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不吃三餐来排空胃。三、坚持饭后休息保持好心情在每次用餐后,要注意休息,适当进行一些有助消化的运动,但不宜餐后剧烈运动,保持好的心情也有助胃的保养,人在情绪极端变化的时候,人体的激素也会上升,刺激人体的内脏器官。赞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zcgd.com/zcmbyf/9647.html
- 上一篇文章: 宝宝舌苔厚口腔有异味,小心消化系统出问
- 下一篇文章: 舌苔黄腻不是湿热,不是痰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