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病,绝大多数发生在青壮年。

前列腺炎其病因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感染性的前列腺炎常常由于尿道炎、精囊炎、附睾炎引起,也可由于其他部位的感染灶经血行至前列腺引起。最常见的原因是细菌从尿路直接蔓延至前列腺所致。

非感染性前列腺炎常常由于饮酒、性交过度、长期骑车、手淫等引起前列腺的充血。本病属于中医医学的“尿浊”、“膏淋”范畴。多由湿热下注或肾虚膀胱气化不利而致。

急性前列腺炎主要症状为会阴部胀痛不适,尿频、急、痛等,发病较急,可伴有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

慢性前列腺炎主要症状为:

排尿不尽感,或有尿道烧灼感、尿频急痛和发痒等;

尿色加深,排尿终端尿道口流出白色分泌物;

胀痛和抽痛,向阴茎头及会阴都放射;

伴有性功能障碍或神经衰弱表现。

湿热下注则见尿频、尿急、尿热、尿痛、尿后滴血,尿白浊如米泔。

肾虚见尿浊,烦热,舌红脉细,部分病人可伴见遗精、腰冷、神疲、舌淡脉沉等。

本症施灸可取以下穴位:

1

八髎穴

八髎穴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八髎就是八个穴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对,所以叫做“八髎”。

八髎穴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2

曲骨穴

隶属任脉,位于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主治:少腹胀满,小便淋沥,遗尿,疝气,遗精阳痿,阴囊湿痒,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等。

3

三阴交穴

取穴方法在内踝尖上直上3吋,自己的手指,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十总穴之一。

4

肾俞穴

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取定穴位时,通常采用俯卧姿势,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主治:腰痛;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等生殖泌尿疾患;耳鸣、耳聋。

5

神阙穴

出自《外台秘要》。属任脉。在脐中部,脐中央。

主治: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人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等。

6

关元穴

位于脐下三寸处。

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7

然谷穴

定位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

主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遗精,阳痿,小便不利,咯血,咽喉肿痛,消渴,小儿脐风,口噤不开,下肢痿痹,足足跗痛。

8

足三里穴

“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

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

9

期门穴

该穴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解剖:有腹直肌,肋间肌;有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六、七肋间神经。

主治:胸胁胀满疼痛,呕吐,呃逆,吞酸,腹胀,泄泻,饥不欲食,胸中热,喘咳,奔豚,疟疾,伤寒热入血室。

10

太冲穴

穴位取穴法:人体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主治:头痛,眩晕,疝气,月经不调,癃闭,遗尿,小儿惊风,癫狂,痫证,胁痛,腹胀,黄疸,呕逆,咽痛嗌干,目赤肿痛,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

11

中脘穴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

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主治: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

12

归来穴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腹痛,疝气,月经不调,白带,阴挺。

13

中极穴

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中极穴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

具体找法如下:将耻骨和肚脐连线五等分,由下向上1/5处即为该穴。

主治:生殖器疾病、泌尿疾病、尿频、尿急、生理病、生理不顺、精力不济、冷感症等。

注:以上穴位选择3-4穴循环施灸。

艾灸治疗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均有效,患前列腺增生的病人,在灸至症状消失后,宜再多灸些时间加以巩固!

—END—

华夏艾灸网

赞赏

长按







































北京有白癜风专科医院吗
北京去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zcgd.com/zcmbzz/8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