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男士们如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尿余沥,或晨起、尿末或大便时,自尿道溢出白色的分泌物;以及出现前列腺为中心辐射周围组织的疼痛,(常见于阴囊、睾丸、小腹、会阴、腰骶、股内侧等部位的疼痛、坠胀或不适感)等症状时,要注意了,他有可能患上了前列腺炎,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慢性前列腺炎的相关内容:

对前列腺炎的认识

前列腺炎是男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约占患者总数的8%~25%,好发于20~40岁的男性青壮年,发病率甚高,主要表现为骨盆区域疼痛、排尿异常、精神抑郁等方面,常常难以根治。近50%的男性在其一生中某个时刻都将遭遇到前列腺炎症状的困扰,虽然该病不直接威胁生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与精液异常和不育症有关。

慢性前列腺炎临床主要表现为排尿类症状和疼痛类症状,主要引起患者前列腺区域或小腹、腰骶处的疼痛与不适、排尿症状异常(如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性功能下降等,多数患者由于慢性前列腺炎病情顽固、缠绵难愈而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目前认为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具有各自独特形式的综合性疾病或综合征,这种综合征各自有独特的病因、临床特点和结局,因此一些学者建议采用前列腺综合征的概念。年,美国国立卫生院将前列腺炎重新分成四类,其中Ⅱ型、Ⅲ型属于慢性前列腺炎,占前列腺炎总数的90%~95%。慢性前列腺炎在临床上症状复杂,病程较长,而且疗效差又容易复发,所以此病一直是中西医男科临床研究的重点之一。

目前对慢性前列腺炎确切病原学、发病机制仍未明确,无诊断性试验金标准,现代医学认为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复杂,可能是由于致病菌通过血行和淋巴传播到前列腺,或后尿道及泌尿生殖系其他部位的感染向前列腺直接蔓延,或尿液逆流进入前列腺管所引起,也有可能是支原体或衣原体等致病微生物直接经尿道上行感染所致,或与免疫因素有关。目前研究大多集中于病原体感染、排尿功能障碍、精神心理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免疫反应异常、氧化应激学说及盆腔相关疾病因素等方面。当前治疗策略主要为缓解症状。西医最常用药物为抗生素及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疗效不理想,难根治,复发率高、服药时间长,并具有一定程度药物不良反应与费用高等局限。迄今,该病临床治疗疗效有限,是令临床医师非常棘手的问题。

中医学没有“慢性前列腺炎”病名,但对本病的临床症状却有很多记载,属于中医“精浊”“劳淋”“白淫”等范畴。

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一定的优势,中药内服配合针灸外治能够很快取得一定的疗效。目前西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难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中医外治法具有作用迅速,疗效显著,副作用少,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方法多样,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满意。中药外治法比西医治疗更加有效。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所言的病因为:因湿热下注,阴虚火旺,精室瘀阻等所致;肾虚、湿热、血瘀是慢性前列腺炎的基本病机。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多为外感毒邪湿热,蕴结于下焦,或饮食不节,滋生湿热,湿热下注,均可致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扰动精室,精与浊相混,而成精浊之证,湿热为其发作的主要诱因。湿热日久缠绵难愈,久则伤阴耗气,伤及脾肾,或肾虚及脾,湿热内生,肾气虚则湿愈难化,且精易下泄,由实转虚,虚实互结而发本病,肾虚为其发病基础。湿热不得清利,相火不得疏泄,湿热之邪入于营血,血与邪互结,血为之瘀结,乃致精道气血瘀滞,瘀滞是其发展趋势。湿热瘀结下焦是本病形成的基本病机,气滞血瘀则贯穿于始终,肾虚以及正气不足是发病基础,而湿热、瘀血、肾虚是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的三大主因。

湿热内蕴、瘀血内阻及肾虚大病理变化往往互为因果,使前列腺炎病情缠绵难愈。所以,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病机是肾虚为本,湿热为标,瘀滞为变。即湿热为患为共识;瘀血内阻为趋势;湿热瘀结为特征;肾虚为内在基础。另外,前列腺特殊的解剖结构也致使慢性前列腺炎的病机与血瘀密切相关。。从现代医学解剖来看,前列腺的血供来源较多,主要有阴部内动脉、膀胱下动脉和直肠下动脉的分支,进入前列腺体的动脉多相对粗大,而汇入前列腺静脉丛的静脉则相对细小迂曲,在发生炎症时容易导致血流缓慢,而致血瘀。本病的发生、演变、转归与瘀血密切相关,瘀血既是慢性前列腺炎病理产物,又是引起慢性前列腺炎的致病因素,同时也是慢性前列腺炎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主要原因。

瘀滞贯穿于慢性前列腺炎疾病的始终,所以在治疗上要注意辨证分型、审因论治,尤其是要注意活血化瘀的应用。辨证分型为湿热蕴结型、气滞血瘀型、肝郁气滞型、肾阳虚损型4个证型。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内、外治法

内治法

在辨证的基础上拟方中药,包括中成药制剂、汤药等。

1、肾虚型兼以血瘀:则平补肾阴肾阳,活血化瘀治疗。

2、湿热蕴结型兼以血瘀: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兼以活血,

3、气滞血瘀型:血瘀贯穿慢性前列腺炎发病始终,因此活血化瘀是治疗此病的有效治则,临床分型为湿热致瘀、气滞致瘀、因虚致瘀等。

4、肝郁气滞型:患此病患者时间久而不愈多有肝气不舒,情志抑郁,精神障碍的特点,故在辩证之时,可采用疏肝解郁为治疗大法。

外治法

1、针灸治疗

现代医学已证明,针灸可扩张血管和淋巴管,加快血液循环,抑制血管通透性升高,减少炎性物质渗出,同时能加速炎症渗出物的吸收,起到消除炎症的作用。

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机制可能是

①针刺能兴奋穴位感受器,外周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纤维经脊神经背根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整合后的神经冲动通过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到达肾上腺髓质,刺激组织释放儿茶酚胺,从而抑制血管的通透性,减轻组织水肿及渗出,达到消肿抗炎,促进修复,调节分泌等功能;

②针刺可影响组织的内分泌环境,调节垂体-肾上腺皮质机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增强机体的应激和组织修复能力,促使局部组织炎症的变化消退;

③针刺可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或调整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杀菌能力,达到抗炎消肿的效果。

针刺一般治疗1~2个月,多数患者针到2~3次后症状即有明显改善,病程较长者也可在治疗5次左右缓解症状。

2、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的治疗原理与针灸相同,差别就是一个是不锈钢针,一个是可吸收的胶原蛋白线,一般情况下,要吸收掉胶原蛋白线需要两周时间,也就是说用埋线的方式可以长期刺激穴位,增强效果,每两周埋线一次,对上班族来说也是极大的方便。

3、温水坐浴

可单纯热水坐浴,亦可使用药物坐浴。本方法主要适用于因久坐等原因导致的以会阴疼痛不适为主的患者。热水或者药物可以作用于前列腺周围区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炎症吸收,到达一定的缓解疼痛的效果。

注意:温度不宜过高,以不超过45°C为宜,另外睾丸产生精子的功能对温度很敏感,阴囊局部温度升高可以导致睾丸生精功能障碍甚至不育,因此,有生育要求者不宜坐浴,或者坐浴时将阴囊抬起。

4、直肠给药

直肠给药对于缓解慢性前列腺炎的疼痛症状有较好的疗效,临床上使用普遍。药物被直肠黏膜直接吸收,可以经过直肠上静脉进入肝门静脉,运行全身;可以经过中、下直肠静脉进入髂内静脉,汇入髂总静脉,进入大循环;还可以经过痔生殖静脉交通支,到达前列腺周围的泌尿生殖静脉。通过上述途径,药物可以到达前列腺周围,从而发挥局部治疗作用。前列安栓治疗以疼痛为主的慢性前列腺炎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栓剂使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腹泻等,但发生率低,临床症状多轻微,停药后一般可自行恢复。

5、药物敷脐

肚脐中央为神阙穴,又称脐中穴,与脏腑经络关系十分密切。隶属于阴脉之海任脉,任脉与督脉相表里;同时,神阙穴也是经脉之海冲脉循行之所,与百脉相通。五脏六腑的病变都可以影响到脐。神阙穴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上具有重要的作用。脐部用药不经过肝脏代谢,避免了药物对消化道的刺激,以及肝脏首过效应对药物有效成分的破坏,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治疗效果。丁桂散由丁香和肉桂组成,其中丁香行气活血,肉桂温经通络,两者合用有温经散寒、行气止痛之功效。但是,使用时需要避免局部过敏等不良反应,例如使用防过敏敷料、减少单次持续贴敷时间、使用刺激性较小的调和剂等。如果出现了药物过敏,则需要及时停药,并对症处理。

6、超声疗法

超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主要利用了超声波与机体的各种生物效应,如热效应、机械效应和空化效应等。通过这些效应,可以起到增强血液循环,加强代谢,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增强酶的活力,降低肌肉和结缔组织张力,缓解痉挛,减轻疼痛,降低感觉神经兴奋的作用。

应用超声治疗仪从会阴部对前列腺进行多维度持续汇聚超声治疗,其可显著缓解小腹、会阴、睾丸、耻骨等部位的疼痛症状。由于该治疗仪是经会阴部位汇聚超声治疗,非介入,无侵袭性,患者易于接受。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目前以缓解或解除患者的会阴、小腹等疼痛不适、改善排尿症状以及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

西医在治疗本病方面多采用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肌肉松弛剂等,在某些方面可快速缓解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但长期疗效却不尽满意,治疗针对性不强,而且容易复发。

中医在治疗本病方面历史悠久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近几年对慢性前列腺炎病机的深入探索,认识到湿热瘀结、气滞血瘀与肾虚及正气不足等基本的病机特点,内治法结合诸多的外治手段在治疗方面常常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

喻小峰执业中医师

毕业于西南医科大学中医学专业,王雪楠生殖医学工作室成员。

通过研习中医四大经典培养与建立了中医思维模式,尤其擅长运用“一气周流、四维升降”理论诊断疾病。毕业后跟随董氏奇穴传人学习如何运用董氏奇穴治疗颈肩腰腿痛以及各种内科疾病。后又于河南跟随柔性整骨传人习得如何运用手法调节全身骨骼错位与关节紊乱所致疾病,对常见疾病能够设计一套中医性质的治疗方案,做到“手法与针药结合”,提高治疗效果。

擅长:

1、男科:慢性前列腺炎、阳痿、早泄、遗精、男性不育等;

2、骨科:股骨头坏死、网球肘、半月板损伤、踝关节扭伤、骨盆修复、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炎;

3、内科:糖尿病、高血压早期调理、心肌缺血、脑供血不足、冠心病、脑梗塞、慢性肠胃炎、慢性胆囊炎等;

4、妇科:乳腺增生、痛经、妇科炎症等;

5、擅用脏腑点穴(剑指)调理因五脏不调、阴阳失和所致的亚健康状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zcgd.com/zcmbzz/10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