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重点皮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210611/9051898.html

痔疮的发病率非常之高,中国有句俗语“十人九痔”,据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有一半的成人群体发生痔疮,可见其发病率之高。仍有部分痔疮患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

鉴于痔疮发生的特殊的部位,需要先了解一下该部位的结构及痔疮形成的可能原因。

肛门位于消化道的末端,肛周是由齿状线上下的静脉丛及其周围的肛周括约肌、结缔组织组成的一个称为环状血管垫(也称肛垫)的解剖结构控制着人的排便行为。在齿状线上下围绕着一组静脉丛,而痔疮就是这组静脉丛及肛垫周围的静脉曲张淤血而形成的。

以齿状线为界,如果齿状线以上的静脉曲张形成的痔疮就称为内痔,齿状线以下的静脉曲张形成的痔疮就称为外痔。如果齿状线上下都有静脉曲张而形成痔,就是混合痔。

虽然痔疮的原因不完全明确,但通常认为其形成是由于排便时的肛垫下移后回收乏力及齿状线上下的静脉曲张而形成的。

当排便时,肛垫组织因受到向下的压力而下移,排便结束后,肛垫缩回到肛管的原有位置。而当肛垫组织的弹性回缩作用减弱后,则肛垫发生瘀血下移肥大、增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痔疮。

肛垫里有丰富的静脉丛,从解剖学上这些静脉丛位于盆底的最低处,尤其排便时其位置最低,当受到压力时,就容易充血、瘀血,时间长了,就形成了静脉曲张。当腹压增加情况下,如便秘、妊娠、前列腺肥大、长期坐立时,更易形成肛周的静脉曲线,痔就发生了。简单讲就是支配肛周的静脉血管回流发生了障碍。

因此,为预防及减少痔的发生,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腹压增加,以减少对肛垫及肛周静脉丛造成压力。

首先,应避免便秘,保持每天排便1-2次、轻松排便的习惯,每次解大便不超过5分种,如果2分种内排不出大便,应检查是否大便干结。如果便秘,可每天服用1-2个苹果、山楂之类,也可进食红薯,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尤其年老体衰后因饮食减少,每日大便不足克时不足以触发便意而致便秘,此时更需要增加水果类摄入以避免便秘,进食水果困难的可以喝苹果汁等。通常苹果有双向作用,既可软化大便,又有一定的收敛作用,避免稀便。

大便的硬度以保持在不损伤肛周组织的成形便即可,不要因大便过硬而诱发肛裂,当然大便也不能太稀,过稀的大便也会损伤肛周黏膜组织。

其实,保持大便通畅的意义不仅在于减少痔疮的形成,还在于减少坚硬的大便在直肠内停留的时间,大便在直肠里停留时间过长其中的水份会被过度吸收,致其硬度增加,过硬的大便可机械性损伤直肠末端。机械性摩擦和刺激引起的黏膜和皮肤的损伤也是恶性肿瘤发生的原因之一。

便秘还可以引起反复肛裂,肛裂发生时,局部组织受损,形成的伤口反复撕裂和愈合,再加上周围渗液增多,就会刺激肛门周围皮肤黏膜组织,病人就会出现红斑瘙痒等湿疹样表现。因此,凡有肛周湿疹的患者都应该首先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引起痔疮及肛裂,否则湿疹的治疗效果也会变差。

要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维生素B组、维生素A、维生素D及锌制剂均有利于表皮及黏膜的修复和新陈代谢,缺乏时可致皮肤粗糙、裂口,及黏膜破溃,不利于直肠黏膜及肛周皮肤损伤后的愈合。有多项研究显示,饮食习惯如低纤维素饮食和高脂高蛋白饮食及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缺乏可致直肠癌的发病率上升。

要尽可能减少腹压增加的情况,如抬重物的动作等,以避免对肛周的静脉丛形成压力,影响其正常的血液回流从而形成静脉曲张。孕妇更应保持大便通畅及营养充足。

需要注意的是,痔疮频繁发作不仅引起肛周不适,反复出血还易伴发贫血等症状。

还须警惕因痔疮而掩盖直肠癌的症状,因为直肠癌早期也可以仅表现为出血、大便形状改变。因此,除了要尽可能避免痔疮形成外,40岁以上的人群有任何疑问都应就诊做肛门指检和直肠镜检查,以早期发现和除外直肠癌。

痔虽是小病,但因为发生部位特殊,同样可以引起无数烦恼。健康的生活习惯可能有助于避免或减少痔疮的发作,改善人的生活质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zcgd.com/zcmbwh/15100.html